1.银行暂停新增住房贷款对房价有什么影响
“十一”长假,各地出台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,收紧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成为普遍做法;10月12日,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,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;10月19日,25家中资商业银行被央行上海总部约谈,被要求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限贷政策……
据北京晨报10月24日报道,楼市的狂热随着接二连三的“秋雨”开始现出“寒意”,市场已经嗅到了楼市的拐点。
在这轮调控中,各地都瞄准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。走访北京的银行网点时发现,大多数银行已经开始执行“9·30新政”。
根据北京的“9·30新政”,首套普通住宅首付比例由30%上调至35%,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由30%调整至40%;二套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仍为50%,非普通住宅首付由50%上调到70%。与此同时,新政改为“认房不认贷”,只要个人名下有房,无论是否有房贷,再购置新房时均被算为二套房。
实际上,银行早在“9·30新政”前,就已经开始收紧银行贷款。据伟嘉安捷企划经理吴昊介绍,三季度时已经有银行将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优惠,从此前的最低8.3折变更至8.5折。
调查发现,一些银行目前执行的折扣还在收缩。不少银行表示,目前的折扣力度不知还能持续多久。而少数银行实际执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高于基准利率。
“到了年底,即便没有相关政策出台,估计银行也会收紧这部分业务。”吴昊表示,年底银行头寸开始紧张,是季节性因素所致。
不仅如此,银行的房贷周期也开始有延长的趋势,而房贷的审查力度也越来越严格。有房屋中介公司人士表示,赶在“9·30新政”前网签的这部分客户,银行贷款可能要加快审批,但“9·30新政”之后的,更多要等待银行新政彻底落地,一些银行的放款速度已经开始趋缓,放贷周期延长。
走访中发现,不少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仍处于“等通知”的状态。一家国有银行某支行的员工甚至直言,在“等通知”的状态下,支行已经暂停了新增住房贷款的业务。
而针对贷款资格审查,防范“假离婚”的措施也越来越多。民生银行(600016,股吧)此前下发通知,要求严查房贷申请资格,尤其对离婚不到半年的房贷申请人进行严查,离婚前若不符合贷款申请资格,即便其离婚,也对其直接停贷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多数银行严格执行“9·30新政”,但在一些方面却有所宽松。
“一些条例在新政中并没有说得十分清楚,这也是各家银行细则迟迟不出台的原因。”一位银行业内人士举例说,比如“认房不认贷”中所说的“房”是否专指北京的房?
上述人士介绍,在“9·30新政”之前,北京地区银行房屋按揭贷款执行的是“认贷不认房”,这个贷款不管是否在北京地区办理的,都必须在先还清贷款的情况下才能按照首套房计算;而现在的“认房不认贷”,很多银行目前只认北京的房屋,也就是说,即便客户在外地有房有贷款,在北京地区也可算首套房。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反而放松了贷款要求。”
一位国有银行信贷工作人员也表示,如果客户在外地有房或有贷款,并不影响北京购房按首套房办理贷款。“如果是异地房屋在北京贷款,还清这笔贷款后也可按照首套房办理。”
业内人士直言,其实银行也很纠结。“年中的时候还说要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,毕竟这部分业务的坏账率相对较小,虽然利薄,但在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的情况下,相对小微企业贷款等业务相对稳健。”
2.假如银行停止房贷,房价会跌吗
不会。通货膨胀刺激消费,而买房是最好的长期消费品。市场供不应求,房价自然就涨。即便银行停止贷款,人们还是可以通过企业贷款来获取贷款,除非银行不对外贷款,那样的话,钱都在银行里,市场流动性变差,就会变成通货紧缩。但是那样银行没法盈利啊,所以银行必须贷款,而只要有贷款渠道,人们就可以贷款买房。房价短期内会波动,受到政策影响,受到炒房者炒空影响,会有波动,但是波动一段时间之后,人们会发现,通货膨胀才是根本。只要通货膨胀长期存在,负资产永远不会吃亏,而买房就是最好的变成负资产的方法。
如果仅仅从居住的角度说,很多人房子已经够住了。但是如果从资产角度说,为了不让手里的钱被通货膨胀稀释掉。不买房,你手里也存不住钱,因为物价在涨,黄金泡沫比楼市泡沫还要大的多,所以买房负债,最后还可以得到个房子。不买房,不负债,最后一样什么都剩不下。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的消费,让自己变成负资产,房子是最好的渠道。所以购房需求永远存在,通货膨胀越厉害,购房需求越强烈。
还是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买房的故事,在正常的故事情节中,美国老太最后用一辈子还上了贷款。而中国老太用一辈子储蓄买上了房子。但是现实是,贷款是可以买上房子的,因为还款的钱是固定的,而工资和整个社会物价都在涨。而储蓄,永远不可能存到买房子的钱,因为物价上涨,今天的一百块明天只能买50块,后天只能买10块的购买力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荣观房产网 » 停止房贷对房价的影响